双先专栏

真抓实干,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让生命之树在奉献中常青

日期:2021-11-03

|  来源:【字号:

  到西部去、到新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科研热土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科研人员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大漠戈壁、踏遍雪域高原,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赞歌。

  始建于1961年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是中科院部署在新疆的一支从事生态环境、资源研究的国家科技力量,在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与环境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骨干和引领作用。特别是广大离退休干部,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积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新疆生地所坚持真抓实干,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在贯彻落实党的离退休干部工作政策,服务管理离退休干部、凝聚老同志正能量方面取得了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

  一、认真抓学习,老有所学保持思想常新

  新疆生地所认真贯彻中央和院党组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抓好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引导离退休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新疆生地所不断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成立了离退休党总支,包括二个离退休党支部,现有党员93人。离退休党总支部书记由党性强,威望高,热心服务的原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

  新疆生地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离退休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纳入党委工作计划,组织离退休支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离退休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离退休支部不断丰富学习方式,建立了党员微信学习群,积极转发学习资料。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开展线上政治学习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2019年、2020年,离退休党总支连续两年被评为研究所先进党支部。

  新疆生地所所长和书记等领导每年都会向全体离退休干部现场通报研究所改革发展情况,并征求意见和建议。每年为离退休干部订阅相关报刊,保障政治待遇。

  二、细心抓服务,老有所依促和谐发展

  离退休干部工作承担着党中央关心爱护老干部的重要任务,是一项需要付出、需要奉献的重要工作。这是全所上下的共同认识。

  一直以来,所党委带领相关职能部门满腔热忱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有关政策,制定工作机制,多办实事好事,让老干部在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

  新疆生地所明确离退休干部工作分管领导,成立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重要工作事项。人事处设立离退休专职岗1人,同时返聘10位退休人员成立“新疆生地所离退休自管委员会”协助开展离退休工作。

  为增加退休干部活动场所,免费开放研究所会议室,并依托新疆分院老年活动中心,联合社区实现活动场所资源共享。在个人待遇和专项经费方面,研究所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的“两项待遇”,将离退休专项经费列入本单位预算,并按离退休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保证经费按规定使用。

  研究所领导班子带领党委办公室、人事处、工会和离退休自管委分批次、分时段、分片区组织开展联合走访慰问,扎实做好对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病号、困难职工和去逝职工遗属的关心关爱工作,切实送去研究所的关怀和慰问。

  为切实落实老有所医,新疆生地所为本所离退休人员购置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及商业补充保险。安排研究所离退休职工参加体检,体检标准与在职职工相同。针对在外地居住的离退休职工采取异地体检,凭体检发票报销。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疆生地所多措并举,全方位保障离退休人员的正常生活。建立了返疆离退休人员关怀群,随时关心隔离人员的生活动态;为封闭小区80岁以上离退休人员购置大米、清油、口罩等生活用品并送至家中;利用社区和社会资源,搜集小区附近超市、药店、物业、家政、水电暖缴费渠道和联系电话,上门为老龄鳏寡老人提供基本生活帮助。

  三、真情讲奉献,老有所为助力脱贫攻坚

  在南疆的广袤荒漠上,你可能会看到这样一副场景:年过八旬的老人戴着草帽、挽起裤腿,手拿一根长近半米的大芸,在炎炎烈日下为村民讲解种植知识。

  这位老人名叫刘铭庭,新疆生地所研究员。他是植物学家,世界著名治沙专家,扎根新疆六十余年,发现了柽柳属5个新种,将中国的柽柳植物研究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

  科研上取得巨大成就后,刘铭庭并未停下脚步,他还牵挂着南疆尚未脱贫的农民们。1995年从所里退休后,62岁的他便一头扎进了天高月清的浩瀚大漠,用自己积累多年的经验,继续推广人工种植红柳大芸。

  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和田地区大芸种植面积达数十万亩,产量不断提升,一亩大芸的产值在4000元至8000元,许多种植大芸的农民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身患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刘铭庭,一年中仍有大半时间待在南疆沙区,他总是骑着那辆破旧的摩托车走村入户,在巴扎上、田地里教大家种植大芸,仍活跃在科研和实践一线。

  刘铭庭的“红柳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科研人员前赴后继,他也因此获得荣获 “最美奋斗者”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最美支边者”等国家级荣誉。

  同样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还有离退休干部艾合买提·那尤甫,他主要从事干旱区农业和盐碱土改良、作物栽培、农业结构调整等研究。他深入农村,手把手教农民种植技术,使当地棉花亩产大幅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也在2018年度被评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新疆生地所自建所以来,涌现出一批批这样的老科学家,他们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印记。

  四、奉献不止步,老有所教倾力科学普及

  多年来,新疆生地所组织协调部分离退休干部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开展科普讲座,撰写科普书籍,提供农牧业专业知识讲座,为当地科普工作贡献力量。

  2018年度中国植物园终身成就奖潘伯荣,他长期从事干旱区植物和生态环境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退休后仍热心科普,曾先后发表多部科普书籍和文章。管开云研究员受到新疆新源县县委、政府的邀请,在新源县开展植物园建设方面的科普讲座,对当地开展生物资源保护利用有很强的借鉴指导意义。热合木都拉·阿迪拉研究员退休后仍关心研究所发展,积极参加科研活动,目前担任新疆分院老科协分会副会长,他多次带队去和田开展科普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传播正能量。马鸣研究员先后出版多部鸟类科普书籍,并多次做客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电视台讲解科普知识,引导和启迪广大青少年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精心抓活动,老有所乐提升健康情操

  新疆生地所成立离退休自管会,是所党委根据老同志的特点及愿意协助职能部门做好管理工作所采取的一项新的有效措施,是所党委联系离退休职工的纽带和桥梁。离退休自管委充分发挥老年群团的自我管理和聚合作用,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歌唱比赛、书画展览,为年满80周岁的老同志集体祝寿等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让老同志们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

  5月的新疆,阳光明媚春色怡人。踏青正当时、莫负好春光。新疆生地所组织离退休老同志走出小区,前往附近的公园散步、赏花,放松心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切身感受城市的变化。

  每年新春茶话会,新疆生地所领导都会与老同志们一起畅聊新春,所领导向全体离退休同志通报研究所的重要工作进展及创新成果,了解老同志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为离退休管理和服务工作找准方向。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新疆生地所党委的领导下,离退休工作将取得更大成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