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
来源:院机关退休干部 李志贤 时间: 2017-03-06 字体大小[大中小] |
本人在探讨中国吉祥文化中常见的图案、文字符号等过程中得知,有人粗略统计我国吉祥用字有201个,吉祥图案、符号有几百种之多。许多吉祥用语和文字、赋予吉祥寓意的图案纹样,人们都经常使用,但其出处,有何典故?例如“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囍”字,恐怕有些人就不知道了。今天仅就婚庆时最常用的“囍”字做一简短介绍。 囍最初只是一个象征吉祥喜庆的符号。囍是由两个喜字组成,故谓之“喜上加喜”。相传北宋文人王安石在赴京赶考时路过一个叫马家庄的地方。走到大户马员外家时,在走马灯上发现一副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但无下联,经询问得知,马家小姐想招一有才男子为婿,故想出此幅上联。下联谁对的好就嫁给谁。王安石非常欣赏这副对联和马小姐的才气,苦于无时间耽搁,只好与书童继续赶路。王安石在会试中展露才华,得主考官赏识。主考官出了一副对联,让王安石对,上联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顺嘴便把马姑娘那副巧妙的上联对了出来。之后他返回到马员外家,用主考官的上联应对了马家小姐的下联,于是就促成了这桩喜事。婚礼当天又有喜讯传来:王安石金榜题名。大喜之余,王安石在红纸上挥笔写下“囍”,让仆人将所有的“喜”’字都换成“囍”,并写下了会灸人口的诗歌:“巧对联成双喜歌,走马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从此“囍”便广泛用于婚礼这一喜庆场所。从这个民间故事中可以看出,:“囍”就是为婚所生。本文“囍”的传说援自2016年《中国金币》杂志,在此谨向原作者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