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科教报国 壮怀依旧——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老科学家志愿群体

日期:2023-07-31

|  来源:【字号:

宣讲党领导下的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投身采集工程大力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立下遗愿捐赠房产奖掖后学……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有这样一群志趣高尚、可亲可敬的老科学家,他们坚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科教事业。“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都已年逾花甲,但他们满腔科教报国的热情丝毫未减,依然“壮怀激烈”。


志愿宣讲颂精神

中国科协去年8月主办的“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往北京科学中心观看。过程工程所原副所长、党委副书记江明经过层层选拔,成为志愿讲解员之一。她负责讲解前言、序厅以及第一部分“科学无国界 科学家有祖国”这3个单元,向社会公众宣讲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事迹。钱学森回国报效、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故事,通过她声情并茂的讲解,感动了在场的每位观众。

作为一名“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年近七旬的江明克服重重困难将3000多字的讲稿熟记于心。为避免讲解时“卡顿”,她把讲解词根据情景分析作了抑扬顿挫的处理,并录成音频每天循环播放,直至完全背熟。今年5月,江明受邀录制线上讲解视频,录像前她反复模拟练习近百次,做到精准时长不超过3.5分钟,出色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宣讲任务。

△ 江明录制线上讲解视频。


采集工程挑大梁

中国科协牵头实施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旨在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方法,把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中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各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为深入研究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宣传优秀科技人物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原始素材。

过程工程所承担了郭慕孙、陈家镛两位院士的采集任务,流态化室和湿法冶金室的50余位老同志,主动担负起整理珍贵资料、回忆科研往事、撰写院士传记等大量繁复细致的工作。他们有的捐赠珍藏已久的中间试验现场照片,有的拍摄访谈视频深情回忆攻坚克难往事,有的为院士撰写传记。赵兰英、艾菁、安震涛、王雅丽等老同志,带领年轻人奔赴院士曾经学习、工作过的地方收集资料、追寻线索,他们在南京大学、上海市档案馆、成都市档案馆等处发现了一批极具价值的档案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中青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追求卓越——郭慕孙传》《一腔报国志 湿法开金石——陈家镛传》先后出版。他们还将千余件照片、手稿、信件、证章、图纸等捐赠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部分藏品在中国科协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展览中向公众展示。


捐赠房产奖后学

过程工程所流态化室原主任李佑楚,退休后忙于指导学生、编写著作。他一生艰苦朴素,对待青年研究员总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2021年李佑楚因肺部感染不幸离世,夫人沐静秋几个月后给离退办打来电话,哽咽地述说了李老师的遗愿:“青年人做科研很辛苦,希望将中关村的住房出售,房款捐赠给研究所作为青年奖励基金,期盼后辈青出于蓝胜于蓝。”2023年初,沐静秋将607万元房款悉数捐赠给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李佑楚研究员奖励基金,激励更多青年师生勇攀高峰、实现突破。

沐静秋(右二)参观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史馆。

2023年恰逢过程工程所建立65周年,离退休干部是该所从“化工冶金创所”到“过程工程强所”的亲历者、见证者。他们为研究所的跨越发展奉献了青春,现在依然为研究所的创新进步发挥余热。所老科协的老专家交流学术思想,举办“化学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过程引领产业绿色变革”高端学术沙龙,向上级提交《关于加快推进碳中和化学化工系统创新的建议》。周家驹研究员退休后编著《药理活性海洋天然产物手册》,系统论述海洋天然产物在化学结构、生物资源、药理活性方面的多样性。傅德贤副研究员翻译整理国外最新医疗健康讯息,每年编译4期健康文摘,刊发在院所网站。建言献策、著书立说、科普宣传……该所老同志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老一辈科学研究者的拳拳报国心、殷殷赤子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