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先生的故事
|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所 王岩【字号:大 中 小】
童第周先生于1902年5月28日出生在浙江省宁波鄞县的塘溪镇,这里碧水青山,风景秀丽。那时的童家,可称得上是“书香门弟”,因为童第周先生的父亲就是村里的私塾先生。
少年时期的童第周,一直在父亲的亲自教导下读书学习,常常是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边做农活边学习。好在童第周从小读书很刻苦,父亲还为他题写了 “滴水穿石”的字匾挂在堂屋中,鼓励他刻苦学习。
在童第周先生1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童第周便接替父亲做起了私塾的教师。他一边做私塾教师一边自修文化课,非常渴望能到宁波城里去读书。这个愿望不久在哥哥们的资助下得以实现。
1920年8月,童第周在宁波第四师范学校读了两年书之后,就通过自学英语,于1923年9月,考上了著名的复旦大学。大学毕业之后,童第周在老师蔡堡先生的推荐下就职于南京中央大学。从此,他走进了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
1930年秋,在亲友的支持下,童第周先生从满州里乘火车经苏联远赴比利时,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
刚到比利时的时候,童第周先生人生地不熟,为了有个住所来回奔波。后来,他找到了一间阁楼,心也逐渐踏实下来了。此时,童第周专心补习法语,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胸有成竹的来到了布鲁斯尔自由大学应试,还主动提出要做布拉舍教授(该校前校长)的学生,立志探索生物科学奥秘。正当他跟愉快的随老师在实验室里从事生物科学研究时,布拉舍教授却身患重病,实验室工作的负责人就由达克教授来接替。
有一次,达克教授要完成去掉青蛙卵膜的实验,这项试验他们做了多次都未能成功。这次,达克教授的目光投向了童第周。童第周操起了一把尖利的钢镊,把一个青蛙卵钳到了玻璃盘中,又用一根钢针在卵细胞上刺了一个眼睛都看不到的小洞,胀鼓鼓的卵细胞立即松驰不来了,变成了扁圆形。这时,再用同样尖利的钢镊同时夹住了细胞的中央,均匀地向两边一撕,卵膜立刻就被剥离得干干净净了。看到这一切,达克教授惊呆了,情不自禁地抓住童第周的双肩使劲摇动着,“你真了不起!你战胜了上帝,为我们的实验开辟了一条道路!”
达克教授请童第周当场再表演一遍,让美国同行们来看,大家目瞪口呆,纷纷向童第周讨个究竟。童第周谦逊地解释道:“青蛙的卵内有压力,先刺一个洞,压力就会降低,卵膜就可以剥去了”。同行们恍然大悟,等他们走后,达克教授即兴奋又担心地说:“童,这项技术要保密啊,我们搞了多少年都没有成功,你来了,我们这个实验就成功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
从此,达克教授什么工作都愿意让童第周去做,特别是染色和绘制实验图等等比较细致的实验技术工作。
1931年的暑假,达克教授带着童第周和其他一些学生来到法国的海滨实验室,在那里开始做海鞘的实验工作。海鞘的卵子膜非常难以剥离,达克教授就让童第周来做这项工作,童第周很快就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就这样,童第周用自己的智慧、才能,赢得了达克教授的信任。以后,凡是做试验的技术工作,自然就成了童第周的事情。
一年后,童第周自己设计了一个类似实验,试验结果非常好。当时每年到海滨实验室做研究工作的各国科学家很多,在实验结束时,海滨实验室都要将试验结果公布于众。童第周展示的实验结果,给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中国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身在比利时的童第周看到报刊、杂志上登载漫骂、辱侮中国人无能的文章和漫画时非常生气,他连夜起草一封联络中国学生的信,组织中国学生总会,印发传单。 作为总负责人,童第周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带领留学生们去日本驻比利时大使馆游行示威。比利时警察以扰乱社会治安为名,把童第周等数人抓进了拘留所,后来费尽周折才被释放。
1934年9月,童第周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回到了祖国。
回国以后,童第周先生和夫人叶毓芬老师一起在山东大学任教。“七·七”事变后,山东大学搬到了安徽安庆。童第周刚到达安庆,就听说日本人快要打到安庆了,他们又随着学校迁到了武汉。武汉也遭轰炸,他们又辗转到了四川万县,不久,山东大学被解散,童第周先生便进入国立编译馆进行研究工作。之后,他去了成都医学院工作了两年,后又去了迁往四川的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然而,这种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并没有动摇童第周先生的教学和研究。
1946年8月,在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先生的邀请下,童第周先生举家回到青岛,担任山东大学动物学系教授、系主任。
童第周先生是一位忠诚且富有正义感的爱国主义者。1947年6月,山东大学举行反饥饿、反内战运动。童第周被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所感染,与学生一同上街游行。警备司令部用铁丝网封锁了路口,伪军警察就冲进封锁圈欧打学生。童第周非常愤怒,想办法掩护曾呈奎偷拍下了许多军警打人的场面。并不顾个人危险几次去与警备司令部交涉,终将被抓学生保释出来。
国民党政府对此事密而不报,但青岛有家英文日报却刊登了游行学生被镇压的消息。童第周就通过关系,从内部购买了100份报纸,组织曾呈奎、叶毓芬、郑柏林等至友一起把这段消息剪下来,连夜装在信封里,寄往全国的各大学校。他坚定地站在爱国学生一边,全力支持和帮助学生们的爱国主义运动。
1948年3月,童第周先生赴美国耶鲁大学做客座研究员,从事科学研究考察工作。当他听到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消息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于1949年3月毅然回到青岛。
童第周先生是国际卓越的生物学家,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童第周首先从鱼类细胞核移植入手,开始了我国动物克隆的研究工作,并对细胞质在细胞内的作用进行了新的探索性研究。
童第周及其合作者对脊索动物文昌鱼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其个体发育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他们对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在鱼类中用细胞核移植的手段探讨核质关系,证明了核质杂种鱼中性状的出现不是完全受细胞核的控制,细胞质也有一定的作用。细胞核在异种的细胞质内,经过多次分裂和复制后,在生理上和性质上有可能发生变化。这一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童第周被誉为“克隆先驱”。
早在1946年,童第周就先后聘请在美国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物理海洋学家郝崇本等许多学者来山东大学任教,为培养和教育我国海洋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童第周先生一直对海洋科学研究情有独钟。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后,在童第周和曾呈奎等先生的提议下,于1950年8月,在青岛莱阳路28号,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童第周先生担任研究室主任。
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四个学部,童第周去北京参加学部会议期间,有一天,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的范长江同志饶有兴趣地问他:“你到底是喜欢搞科研,还是在大学教书?”童第周毫不犹豫地说:“我喜欢搞科研”,范长江立刻说:“那好,你就到科学院来吧。”就这样,1956年5、6月份,童第周先生就到了北京,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副主任。第二年,生物学部又和地学部分开,童第周担任生物学部的主任。
其实,从1950到1978年,童第周先生一直担任海洋研究所所长职务。他和曾呈奎、张玺等老一辈科学家在开展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以及与国民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开拓培育经济鱼类新品种的新途径、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推动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童第周先生特别重视教育事业,培养科学人才。他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与此同时,童第周先生还非常重视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他培养出了一大批知名科学家。
1979年3月30日,童第周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7岁。
今天,我们在庆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华诞的日子里,深深缅怀童第周先生一生的光辉业绩,他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将勉励我们为提高我国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保证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020年7月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9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Email:lituixiu@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