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玺先生
| 来源:海洋所 齐钟彦【字号:大 中 小】
张玺字尔玉。1897年2月11日生于河北平乡,1967年7月10日卒于山东青岛。海洋生物学、湖沼学、贝类学家张玺出身于农耕家庭,父亲张锡杰是清末秀才,因张玺的祖父去世较早,父亲生前操管农活及家庭生活。张玺幼年时在家乡邻村念私塾,打下古文根底。农忙时还帮做农活。他1911年上小学,1913年上高小,在校成绩优秀,深得师长赏识。1916年,他考入保定甲种农业学校,育德勤工俭学留法班,后又在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农艺留法班学习。
1922年,他以优异成绩公费到法国留学,在里昂大学学习农业。1927年获得硕士学位后,他在C.瓦内( Vaney)教授指导下,从事后鳃类软体动物的研究。1931年以论文“普鲁旺萨的后鳃类动物研究”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张玺在法国留学的10年中,除专心致力于学习、研究外,还同生物学家林镕、朱冼、贝时璋等共同发起创建了中国生物学会,同林镕、齐雅堂等创立了中国农学会,并组织了一些学术活动。
1932年回国后,张玺应聘到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海洋动物的研究,并在中法大学生物系兼任动物学及海洋生物学教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迁往云南昆明,所长陆鼎恒逝世,张玺继任所长。在工作条件极端困难、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张玺想尽一切办法开始了对湖泊及淡水、陆地动物的研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动物研究所迁回北平。张玺聘请了沈嘉瑞研究甲壳类动物,朱弘复研究昆虫,并为他们聘请了助手,壮大了该所的研究力量,扩大了该所的研究范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张玺精神百倍地投入新中国的科学事业。
1950年,张玺与童第周、曾呈奎等一起筹建并领导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该研究室1954年独立,1957年扩大为海洋生物研究所,1959年进一步扩大为综合性的海洋研究所,张玺任副所长。
1958年,张玺又和邱秉经一起筹建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南海海洋研究所。他兼任该所所长,聘请了许多热心海洋事业的著名科学家对口指导研究工作,使该所有了很大的发展。他还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组织领导了淡水和陆地软体动物的研究,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研究领域的空白,培养了一批研究人员。
张玺是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委海洋组成员,水产组成员兼珍珠贝研究组组长等职。
在40多年的科学生涯中,张玺不仅为中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的科学研究工作为海洋生物学和湖沼学也做出了贡献。
一、海洋生物学研究
张玺从1927年起开始研究海洋生物。对法国普鲁旺萨和我国胶州湾、海南岛等附近海域的生物作了详细的调查。在“普鲁旺萨的后鳃类动物研究”(1931)这篇博士论文中,他详细而精确地研究了普鲁旺萨海区的环境、后鳃类动物的分布状况和每种(总计32种)的外部形态、解剖、交尾、产卵等特性;讨论了后鳃类动物的生物学和胚胎学;分析了后鳃类动物的食性、运动防御、再生、变异和畸形、共生和寄生、幼体发育和影响因素,以及幼体变态等。这篇论文受到了各国学者的赞赏,直到80年代还有外国学者索要这篇文章。
1934年,他发表“青岛沿岸后鳃类动物的研究”(法文),首次记载了我国的后鳃类动物,对青岛附近海域8种后鳃类的外形、解剖、交尾、产卵及发育等作了详细的说明。
1935年,张玺领导由北平研究院和青岛市政府联合组织的胶州湾海洋动物采集团,对胶州湾的各类动物及海洋环境作了全面调查,发表了采集报告4辑和动物门类研究的论文数篇。这是我国第一次对海洋生物进行调查和研究,虽然涉及的范围仅限胶州湾及其附近海域,但这一区域的海洋环境和海洋动物区系在我国北部沿海很有代表性。他们的调查和研究特别是对许多动物种类的记载,成了研究我国北部沿海动物区系的重要文献,为后人研究海洋资源变动和环境污染对比,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和相里矩合写的“胶州湾及其附近的海产食用软体动物之研究文章,对45种软体动物的形态、生态、分布、利用及捕捞方法等作了描述,并对腹足类、瓣鳃类、头足类的形态分别作了概述,考证了一些科、属和种的名称,成为后人研究我国软体动物的极好的参考资料。
在这次调查中,张玺还在我国首次发现了柱头虫,它是处于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一类动物,在学术上与教学上极为重要。在此之前,中法大学生物系主任夏康农曾悬赏一百大洋,鼓励采集这种动物而未果。采集团成员马绣同采到这种动物后,张玺和顾光中鉴定命名为一个新种——黄岛柱头虫。同时,张玺还首次在我国北方海域发现了文昌鱼,在同厦门文昌鱼作了详细的比较后,确定为厦门文昌鱼的一个变种鱼。
张玺发表“中国海洋动物之进展”一文,对中国海洋动物的研究历史作了总结,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文章首先论述了我国各海的形质及其与海洋动物的关系,提出了烟台、秦皇岛、威海、青岛、定海、厦门、海南岛为研究各海区海洋动物最适宜的地点。他将我国海洋动物研究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古昔至清嘉庆初年(1800年),海产动物的记载见于我国儒家各种书籍中;第二阶段,自嘉庆初年至1929年,外国动物学家偶尔涉及中国海洋动物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29年至1937年,我国海洋动物学家研究我国海洋动物。这是我国海洋动物学史的第一篇分析和评论文章。
张玺作为我国后鳃类研究的奠基人,先后发表了海兔科、侧鳃科和海南岛的后鳃类动物的论著。在大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他发表了“中国海软体动物区系区划的研究”(1963年),首次把中国海的软体动物分为暖温带性质的长江口以北的黄渤海区;亚热带性质的长江口以南的大陆近海、台湾西北岸和海南岛北部沿海;热带性质的台湾南岸和海南岛以南的海区。在同邻近的日本比较后认为,黄渤海区与日本北部相似,属太平洋温带区的远东亚区;长江口以南的地区同日本南部相似,属印度洋——西太平洋热带区的中一日亚区;海南岛以南与日本的奄美大岛以南相似,属印度洋——西太平洋热带区的印尼——马来亚区。
张玺在从事基础研究的同时,十分重视应用研究,坚持发展海洋动物分类学研究,必须同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经济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应该为水产服务。他认为,首先应该弄清我国近海主要动物的种类和它们的生物学特点。他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我国多次沿海无脊椎动物资源调查,北自鸭绿江口南至西沙群岛,取得了大量的、比较完整的资料,基本上掌握了我国沿海各类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分布和利用情况。他选择同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类群首先整理研究,以软体动物为主,兼顾原索动物,负责编写了《中国北部海产经济软体动物》(1955年,与齐钟彦、李洁民合著)、《中国经济动物志一海产软体动物》(1962年,与齐钟彦等合著)、《南海的双壳类软体动物》(1960年,与齐钟彦、李洁民等合著)等专著。他领导并参加了对我国沿海危害极为严重的船蛆和海筍的研究。他曾亲自到塘沽新港进行调查,了解海筍的繁殖季节、生活习性以及危害情况和防除方法,提出建港时不能用石灰石的建议。他对我国沿海船蛆的分类和主要种类的危害程度、繁殖季节及渔民的防治方法作了详细调查研究,为防除船蛆危害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牡蛎是世界各国养殖的重要对象,张玺一直对牡蛎的养殖十分重视,他派人到深圳总结近江牡蛎的养殖经验,写成《牡蛎》和《近江牡蛎的养殖》两本著作,对开展我国牡蛎的养殖起了推动作用。为了解我国北方制造干贝的唯一种类栉孔扇贝的繁殖季节和生长规律,他曾作了连续三年的研究,提出了繁殖保护的具体措施,为后来我国北方沿海大力繁殖这种动物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对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生物研究工作,张玺提出重点应放在珍珠贝和珊瑚的研究方面。他亲自带队到广西合浦珍珠发祥地进行调查,了解珍珠的发展状况。在他的努力和支持下,南海海洋研究所培养了一批珍珠培养和珊瑚研究科技人员,并建立了一些培养珍珠的养殖场。
张玺曾在中法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学校任教讲授海洋学、海洋生物学和贝类学等课程,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海洋生物学人才。同时也写了大量的讲义和实验教材,其中贝类学的讲义在有关同志的协助下,整理后以《贝类学纲要》(1961年)出版。这本书以我国的材料为主,对贝类的各个方面作了叙述,是我国第一部贝类学专著。
二、湖沼学研究
1938—1945年在昆明期间,海洋动物学研究被迫中断,张玺开始了对湖泊及淡水动物的研究。他广泛搜集昆明湖的环境及各类动物的资料,发表了“昆明湖的形质及其动物之研究”,对昆明湖的地形、水面积、水深、水温、水的酸碱度、透明度及水色等作了调查,为我国研究湖沼学的先声。根据他的记载,昆明湖的总面积约为342平方公里;容积为17亿立方米;水深平均为5米,最深处为8.5米;根据1942-1945年每日两次的实测水表温度,最高为30℃,最低为28℃;7月份水表温度最高,平均为32.5℃;1月份水表温度最低,平均为11.6℃。这些资料为研究昆明湖的变化有重要的意义。
他和成庆泰合写的“洱海渔业调查”和“抚仙湖渔业调查”,对洱海和抚仙湖的特征、鱼类以及湖周围渔村、渔具等作了详细的调查。此外,他还对滇池的养鱼业及青鱼的人工授精也作了研究。
张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对工作积极认真,一丝不苟;对青年精心培养,诲人不倦;他德高望重,深为青年研究人员所爱戴。他为我国海洋生物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使海洋生物造福于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9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Email:lituixiu@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