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离退休名君家园党支部先进事迹
| 来源:【字号:大 中 小】
夕霞别样美 心映党旗红
党建引领凝聚“银龄力量”
——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离退休名君家园党支部
这是一场五年一次的盛会。
2024年12月30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离退休名君家园党支部(以下简称名君支部)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名君支部现有正式党员50名,平均年龄77岁。支部党员对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对理想信念坚定执着、对党和人民事业无比忠诚,老有所为、积极作为,活跃在建言献策、基层治理、关爱帮扶等各个领域,忠心向党、矢志报国、奉献社会,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的“银龄风采”。
铸牢忠诚 支部建设求创新
名君支部以政治建设为引领,围绕“六好”党支部建设标准,扎实推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老党员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把党支部打造成为坚强、牢固、有力的战斗堡垒。
组建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是推动离退休支部工作的关键。名君支部现任4位支部委员在岗时都做过党务和管理相关工作,有一定党建工作基础。退休后,他们展现出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老服务的奉献精神。在党支部书记黄真的带领下,名君支部的工作得到了支部党员和联系老同志们的一致好评,证明了“选优配强”支部班子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在党员管理上,支部每年年初制定学习和活动计划,每月定期开展活动。每逢支部活动,除生病住院等特殊情况外,每一位老同志都能准时参会,有的甚至大病初愈就积极参会,体现出极强的党性修养和组织纪律观念。支委也为保障老同志顺利参加活动尽可能创造便利条件。正是这种“双向奔赴”,营造了支部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
理论学习是离退休党支部工作的重点。名君支部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离退休党员实际,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努力让学习更生动、更丰富、更入脑入心。
“我们坚持不懈抓学习,每季度召开一到两次全体党员大会,传达学习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工作要求。”名君支部书记黄真表示。
支部组织党员拍摄创意微视频,主动开展线上线下知识竞赛,让学习入脑入心;围绕弘扬老科学家精神,组织“身边人”讲“身边事”,挖掘整理老科学家故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针对老年康养,组织开展“正确认识老龄化社会中的我们”专题研讨与调研,引导老同志树牢“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老党员们深有感触地说:“支部让我们退休不‘退学’,紧跟时代、思想常新。”
工作机制不在多,在管用、在实效。如今,名君支部的工作不仅覆盖了本支部党员,还进一步辐射所在小区及周边区域80多位物质院离退休干部职工。为此,支部建立了支部委员、党员骨干联系片区离退休老同志制度,使片区离退休工作“化零为整”,有机连成一个整体。支部牵头组织的党建活动,非党员老同志也乐于参加,在接受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党的坚强领导和关怀温暖。
胸怀大局 科技报国添动力
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老科技工作者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基层党组织,名君支部的老科技工作者比较多,专业领域广、科研积淀深,这是支部的特色,更是优势。
当前,中国科学院正在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核心任务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这是党中央赋予中国科学院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科技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支部的老同志大多曾长期奋战在科研与管理一线,大家胸怀大局、心有大我,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老有所为、积极作为,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在合肥物质院离退休党委的引领与带动下,名君支部的老同志通过延聘、返聘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科研任务,持续发光发热;通过研讨会建言献策,为物质院抢占科技制高点贡献智慧;积极参加安徽省老科协等各类社会团体,在建言献策、科学普及、振兴乡村、助力企业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其中,支部党员熊范纶研究员坚持活跃在智能农业研究和技术推广第一线,为智能农业专业委员会的创建作出贡献;支部党员许家治研究员、罗南昌研究员协同年轻一代科研攻关,带领年轻同志维护托卡马克装置电源系统与真空系统的正常运行;支部党员冯士芬研究员长期深耕于新能源领域,撰写的《集中优势构建安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论文获安徽省老科协表彰,她还经常走进校园专题讲述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故事,身体力行传承与弘扬科学家精神。
“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合肥物质院离退休党委一直把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持续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等多种方式,服务保障离退休干部退而不休、发光发热。在新时代新征程,党委将再接再厉,持续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合肥物质院离退休党委书记王锐表示。
奉献社会 服务社区献爱心
名君支部的老党员虽离退休多年,但始终以老骥伏枥、余热生辉为人生追求,力所能及地服务群众、回报社会。他们秉承与人为善、互帮互助的中华美德,在日常生活中尽心尽力、助人为乐,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
名君家园是一个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公共设施老化严重。对此,名君支部通过单位向辖区政府提交建议报告,推动升级改造小区设施,以解决老专家们上楼难、停车难的问题。这份报告引起辖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迅速推进名君家园升级改造工作,加装了电梯,整修了停车位,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聚焦小区高龄老同志吃饭难的问题,名君支部积极联系社区,组建社区助餐志愿服务队,四处奔走考察,帮助筹建老年就餐点,让老同志都能就近吃上一顿热乎饭。
名君支部坚持为空巢老人送医、陪诊。有一次,一位老同志夜间突发疾病,第一时间就拨通了黄真的电话。黄真和两名支委立即赶到,陪同老同志送医治疗,并在支部群发动大家协助找药。老同志感慨万分:“支委比子女到地快、比邻居投入深、比老伴效率高!”
不仅如此,名君支部还带头成立“红管家”志愿者队伍,为老人和社区提供帮扶;组建“天天学习小组”,每天定点定时讲新闻、话学习;创办“书写夕阳人生”书画小组,为社区写对联、送春联;成立“巧手缝补服务队”,帮助独居老人缝补衣物;妇女节组织退休妇女制作花扇,母亲节策划亲子活动,端午节包粽子、送粽子……如今,名君支部已成为链接社区、服务街道的载体,成为老同志们心中一个共同的家。
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一个电话随叫随到,没有礼拜天和节假日,陪伴和照顾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当名君支部班子被问到辛苦不辛苦时,4名支委异口同声地回答:“累,但我们心甘情愿!”
“我们用真心换真心,现在不光是支部党员,单位、物业、社区、街道都为支部开展帮扶和志愿工作提供极大帮助。我们手拉手,用实际行动诠释离退休老党员、老同志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拳拳爱心。”支委徐定芳说。
满腔赤诚献夕阳,点滴真情暖桑榆。名君支部凭借对党的无限深情、对他人的无限关爱,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此次获得表彰是压力、责任,更是动力、激励。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坚持老有所为、继续发光发热,为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增添新动力、作出新贡献!”黄真最后表示。
(作者:唐琳 中国科学报记者)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9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Email:lituixiu@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