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优秀典型

中国科学院大学离退休党委第十四党支部典型事迹

日期:2025-03-04

|  来源:国科大【字号:

践行初心使命  接续传承再出发

——记中国科学院大学离退休党委第十四党支部


国科大离退休党委第十四党支部,现有离退休党员20名,年龄跨度自61--99岁,平均年龄为79.5岁, 55%的同志已超过80岁;有8名老党员党龄50年以上。

支部工作定位

第十四党支部从成立伊始,支委们便统一思想、明确党建工作定位,即:抓好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支部要脚踏实地的做好基层支部工作,为党员们服务;组织建设,是支部开展工作的基础;思想建设,是支部开展工作的根本。

在支部书记李俊社同志的带领下,近些年来通过经常性的、不间断的召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支委会,进一步强化了支委班子自我学习与责任在肩的党员意识和使命担当,为支部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努力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模样。

支部特色工作开展

1. 精心筹划组织特色党课

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党课活动,是支部成立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着活动是载体、内容是核心、效果是关键的指导思想,结合支部党员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出行不便等现状,经支委会多次商讨筹划并先行学习,遴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华坪女子高中校长、中共二十大党代表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党课学习内容,组织党员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线上主题党课教育活动,并重温了入党誓词。党课充分运用融媒体平台,创新了党建形式,集党性、政治性、思想性与形式多样性融于一体,将传统的党课教育赋予了时代新意,贴近民生接地气,继而形成更为务实有效的正能量的传播力,以达到与时俱进的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效果,也让党的好声音再次走进每一个老党员的心里。

同时,在国科大离退休党委的支持和带领下,十四支部支委会还筹划联合其他支部组织开展了支部共建、资源共享、学习受益有时效的党课报告活动,邀请了老党员赵战生教授为大家作了《学习、选择、践行》的专题报告。很多老党员也专程赶来参加活动,一起回顾党的发展历程,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2.老有所为服务社会,退休不褪色

充分发挥作用,老有所为是支部党员们的鲜明特色。十四支部积极支持和协助有能力的党员们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知识传播、思想交流及社会公益活动,并为老党员们退休不褪色的精神与付出保驾护航。

赵战生教授,年逾85岁,作为有着66年党龄的老党员,仍在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担任战略研究中心首席顾问兼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学会专家顾问组组长,积极为研究工作提供相关资料,为我国软课题研究和智库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学术力量。同时,作为老革命的后代,他担任了国科大本科生思政课导师,经常参加本科生党员活动,他的《献上平凡的碎片》的课报告,以亲身经历讲述党的发展壮大和历史沿革,激励青年学生党员要铭记使命积极进取,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反响热烈。

吕述望教授,退休至今,仍保持着共产党员和科研工作者的本色,孜孜不倦地奋战在国家信息安全前沿的阵地上。因其在从事密码学、信息安全等研究领域里的突出贡献,于2021年11月3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李大光教授,长期从事科技传播学的授课与科研工作。退休后,仍为国科大科学传播专业硕士生授课,其主讲的课程以及为博士生开设的多门学术讲座,都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教学之余,他还笔耕不辍,参与了许多书籍作品的译作和撰写并获奖。

吕晓澎老师,作为学校现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领导和组织国科大关工委在多个培养单位建设二级关工委和科学教育基地,还亲自带队到科学院扶贫地区库伦旗签订关工委合作协议,组织实施“国科大关工委库伦旗阳光工程”和薪火相传思政堂报告会等活动,为推进国科大青少年人才的培养付出了辛勤努力及有益的探索。

邝平先老师,曾多年担任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和党委委员,工作中秉承初心,勤勉努力,认真负责;卸任后,作为一名已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她仍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支部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传帮带的引领作用,深受大家的好评。

可以说,支部的老党员们,从鲜衣怒马少年时参加革命,加入共产党员的行列,到如今的耄耋之年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继续发挥着光和热。

3. 凝心聚力送温暖

支部针对年老体弱的党员较多这一现状,逐步加强和完善了党员联系制度,更注重将凝心聚力的暖心工程落在实处。以线下看望与线上问候相结合形式开展送温暖活动,多次看望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大爱书院养老中心独自生活且半失能的党员,还有高龄独居和因病住院的党员,以及电话问候身体不好和年长的几位老党员。同时,配合离退休党委,帮助并落实每年给予年事已高且身患重病的党员同志的困难补助问题,让离开工作岗位多年的老党员们,仍然能够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爱。

4.积极进行“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

十四支部主动对照“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创建标准,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自查自评,组织全体党员参与评议、打分;并对标对表寻找差距,分析得失、特别是党建工作不足之处,做到以评促建,从而推动支部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十四支部党建工作的推进力度,也在国科大13个离退休党支部中名列前茅。

5.积极参加各类献爱心捐款、捐赠活动

十四支部党员每年都积极参加北京市教工委组织的“七·一”献爱心捐款活动。赵战生教授参加各类捐款迄今已累计37.8万元,包括为国科大青年学子捐款36万元建立虎符奖学金、将组织上发给的重病医药费补助15500元全部捐给国科大教育基金会,用于资助困难学生、2021年为河南水灾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李大光教授,为助力国科大人文社科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主动捐赠了300余册图书等。

6.努力做好党建常规工作

积极参与学校、北京市“两优一先”评选工作,注重老同志典型和榜样的宣传作用。目前,十四支部已有8名党员分别被评为国科大“两优一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老有所为” 及“老有所乐”先进个人,赵战生教授被推选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候选人;有8名老党员荣获“光荣在党50年”奖章。同时,党员们更是积极主动的上缴党费,支部每年都是第一个按时足额完成党费的上缴工作,从中也体现出支部党员队伍具有较强的整体素质和党性意识。

7.宣传交流,让学习成果入心入脑

在开展各项活动中,支部注重党员之间、支部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并将活动情况予以及时的宣传报道,已有10余篇新闻稿发布于离退办校网公众号上。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战斗的堡垒。第十四支部谨记初心使命,坚守信仰责任担当,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党支部,为国科大离退休党建工作的推进与发展,奉献出老党员们的一份光和热,让党旗在离退休支部中继续高高飘扬。


(供稿:中国科学院大学)


附件: